小女孩芭洛瑪和她的富裕家庭住在巴黎一棟高級大廈裡,家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,並且老是限制她做這做那,她覺得自己像是漂亮的金魚,光彩奪目但是困在玻璃缸裡,並且一生都只會是隻金魚,所以她總是遠遠地躲著人群,秘密地計畫著要在生日那天離開世界,現在能引起他興趣的,只有用攝影機拍下她死前在做些甚麼,以及大樓門房荷妮的神祕生活了~
荷妮鮮少和住戶們交談,總是維持著禮貌、但不涉入的狀態。鄰居們只知道她是個肥胖的寡婦,養了一隻貓,僅此而已。
大廈搬來了一個迷樣的日本先生,他一樣有禮貌、不太與人交談,他的到來開始軟化了荷妮,荷妮開始敞開心胸接受別人對他的善意,優雅的刺蝟開始學習與人擁抱……..開始學習去愛。
不怕死,有兩種狀態,一種是不知死為何物,一種是了解了死的意義後,還坦然接受。芭洛瑪每天都在規劃自己的死期,並且利用攝影機記錄下死前的生活,猜想她的心理,是想讓這些大人們看看,自己的生活有多麼無趣….
她發覺,大人們的外表與真實情況是有落差的,有些人是外表華麗的金魚,但是內心空洞又恐懼。而門房荷妮卻不一樣,她雖然不多說話,行為像個刺蝟,但這些只是想掩飾住與不襯自己身份的優雅。荷妮博覽群書,連貓咪的名字都是根據托爾斯泰小說中主角來起的,沒有太多人知道她的內心如此豐富,只有小津先生和芭洛瑪看出一些端倪。
芭洛瑪與小津先生開始嘗試與荷妮親近,荷妮的心開始軟化,有了愛與關懷,刺蝟開始敞開雙手,學習擁抱。
優雅的刺蝟,說的是荷妮,也是芭洛瑪,她們因為自己與外界格格不入,所以用刺將自己武裝起來,她們認為不被外面醜陋世界同化的方式,就是斷絕隔離,維持一種疏離的方式,冷眼旁觀。芭洛瑪因為沒有太多人生經驗,不知道死亡代表的意義,她或許認為死亡是一個完整、乾淨的句號,人生跨過了這個句號,就會不再有關係、情感的羈絆,並且可以藉著自己的死,去嘲笑世界的荒謬。而荷妮歷經丈夫的早逝,她明白親人逝去的滋味,不過就是哀傷一會兒,日子還是要過的……人終究是孤獨的,我不需要太多羈絆,一個人也可以活下去。
他們忘記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東西,能夠讓自己與外界的界線柔焦化,這個東西就是“愛”,愛讓外面的人願意走進自己古怪的世界,也讓古怪的人暫時放下心中芥蒂,敞開心胸發掘世界的美好。荷妮在小津先生一次次的誠意邀約中感受到溫暖,她從猶豫、否定到接受,正面迎接愛的美好,芭洛瑪也在與荷妮、小津先生的交談中,學著關心周遭的人。雖然這個美好的轉變,因為荷妮的喪生嘎然中止,但是愛持續在芭洛瑪的心中發酵,因為她突然發現,如果能在死之前能學習到愛的美好,這樣的死,才將是更有意義的。這時候的死對於芭洛瑪,我想會有另一層的意義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