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火紅的相親節目「非誠勿擾」是我有陣子會固定收看的節目,每隔段時間,節目上會出現幾位萬眾注目的心動女孩,他們美麗、教養好、有點小資情調,吸引眾多男子競相前來只為牽他的手。這些勇敢的男人中,什麼千奇百怪的樣子都有,有些是觀眾第一眼就可以預知他會被打槍,有些條件不錯,兩人看似也挺登對投緣,但終究沒得到女主角的芳心,獨自黯然下台。

 他們費盡心思拍攝自我介紹短片,在節目上送花、送禮物、讀詩、獻歌、秀舞技、做伏地挺身,只為突顯自己的情感與堅定,並告訴女孩自己是多麼喜歡他。這樣的場景很令人感動吧!但為何多數時間我看得心驚膽戰外加不捨尷尬呢?

有回,主持人孟非(還是黃菡??)對一個小伙子說:「兄弟,我們都感受到了你的誠意與勇敢,但是你做了這麼多,感動的只有你自己」。我才驚覺,為什麼會覺得尷尬?因為這些驚天動地有時不只是為了女主角,更多時候是為了成全自己。

這些失敗者常說,我知道女孩的條件很好,我來,已經有了失敗的打算,但我一定要讓她還有全世界都知道,我有多麼喜歡她~~~他們視這個公開示愛的過程為壯舉,而自己是悲劇英雄,知其不可為而為之,將球丟給女主角,女主角點頭,那我賺到,不點頭,我也證明了自己的勇敢。

「我可能不會愛你」劇中的男二丁立威為了給女主角承諾,設計了浪漫的求婚橋段,捧著鮮花鑽戒,在眾人矚目下,對女主角深情宣言。但是他選擇求婚的場域,是在自己接了大案子後的慶功宴,找來參與這場喜劇的臨演,是自己的同事。他想告訴女主角,如果女主角答應求婚,他們的婚姻將多麼被羨慕與祝福,因為他即將嫁給一個優秀的男人。他想完成的,是別人和自己眼中的完美求婚,不是女主角想要的。

如果公開求婚是一場可以滿足女人虛榮心的戲碼,那麼他應該選擇在女主角的友人面前賣力演出,女人將會接受熟悉自己的人的恭喜、羨慕、忌妒,而不是讓女主角收下鑽戒後還要自己向朋友用力宣傳,這又是一個只感動自己的例子。

「不要只感動自己」也解釋了我對於許多善行的不安與尷尬感。

 慈悲,是許多宗教與慈善團體的宗旨,他們也真的經由布施、關懷、宣導努力實行著。讓我不安的是,他們善行是否只為了成全自己。有多少善行是打著“成就自己”以行?中世紀的贖罪券是個極端的例子,但現在有多少善行的發生只是為了告訴自己、告訴別人“我有行善”?最好的例子是許純美,他把「學佛」當成一種標籤,但是大家真的相信或因此增加對他的正面評價嗎?很明顯的並沒有。

或許有人說,做作的行善,總比沒有好。我同意這點,但是我想大家也同意,有時候自私的愛、慈悲、關懷反而是傷人的利刃。因為有了愛、慈悲、關懷的糖衣包裝,這種傷害會更為沉重,讓受害者更難以申訴。

 讓“愛”真的是“愛”,我想才更有愛與被愛的能力與勇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荒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